新聞中心

深度報道 新聞中心 ->

深度報道

?火熱的一線 堅實的力量——記河南能源“安全標桿區隊”、眾泰煤焦化煉焦一車間

 來源:本站 發表日期:2022-05-12
  在眾泰煤焦化,有這樣一支隊伍,他們不分四季,不分白天黑夜,都處于“高溫下”。他們就是“火熱”的代名詞——煉焦車間,當煤餅變成焦炭時,里面凝結著他們辛勤的汗水,火紅的臉龐和濕透的衣衫就是煉焦工人的標志。

 分級管控抓安全

  4月18日,筆者來到煉焦一車間辦公室,還沒進門,就聽見車間主任魯鵬正通過對講機了解現場安全生產情況,并點頭示意筆者坐一會。

  “今天有幾個大的設備檢修項,事情比較多?!钡忍幚硗陠栴},魯鵬向筆者說道:“從4月17號開始,我們結焦時間從32小時轉為28小時,這生產負荷提升了,安全更得盯緊些?!?/span>

  如何做到忙時不亂、安全不松?從與魯鵬的交談中,筆者了解到,分級管控是煉焦一車間的安全管理“秘訣”。

  該車間明確了五個班組負責人的監管責任,每周對各級、各責任人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督查,每月評比出安全優秀班組和班組長,發放安全流動紅旗。

  “每個班組還配備了安全監管員,實行動態輪換制,對安全監管不到位的要調換崗位?!睙捊挂卉囬g主任師范小盼說,“分片包干”充分調動了大家安全管理的積極性。

  不僅如此,推行安全日志是該車間另一安全管理“法寶”。

  該車間熱調班班長翟紅剛說:“通過對現場的記錄,不僅摸清了設備故障的規律,還讓我對崗位工的操作技能有了進一步了解,包括因為哪些因素會導致故障,哪些問題不及時解決會影響生產?!?/span>

  安全日志使班組管理的工作思路更清晰、安全重點更明確、隱患風險排查更徹底。

 齊心協力保生產

  走近焦爐,熱,是最直觀的感受。

  在出爐現場,筆者看見出爐工“全副武裝”、干勁十足,一根根鐵釬在爐門、爐門框里來回穿梭。面對1200多度的高溫,他們頭上裹著防高溫面罩,手上戴著厚手套,腳上穿著厚勞保鞋,奮力揮舞著手中的鐵釬,再苦再累也從不抱怨。

  “現在每臺大車都是一個人值崗,每班要出焦26爐,單爐操作時間控制在14分鐘以內,正常情況下,幾乎沒有什么休息時間,連吃飯都跟打仗似的?!蔽挥诮範t機側的裝煤推焦車駕駛室里,推焦車司機馮博操作著手柄,還不忘拿起對講機與攔焦車、裝煤車操作人員及時溝通信息。

  在煉焦工序中,爐溫是決定焦爐壽命和焦炭質量的重要因素,調火工周建華和工友曹偉就擔負著這關鍵的一環。

  他們每天需要根據不同的結焦時間,及時調節爐溫和吸壓力,88個爐子,氣煤焦滿負荷生產下,一天出焦76爐,調解溫度壓力難度可想而知。

  “我們現在已經摸索出了‘九溫五壓’調節法,就是九種溫度、五種壓力,目前還在不斷更新數據中?!敝芙ㄈA介紹說。

  在煉焦爐旁,像他們這樣堅守“烤”驗的職工還有很多,他們用辛勤勞作奉獻出一爐爐火紅的焦炭,保證了車間的穩定運行。2021年,煉焦一車間累計完成焦炭生產36.8萬噸,完成全年生產任務的106.49%、質量合格率100%。

 精準施策渡難關

  2021年,面對人員少、任務重的壓力,煉焦一車間“逢山開路、遇水搭橋”,安排管理人員紛紛下到班組頂崗、帶班,完成一項又一項任務,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。

  2021年9月,基于焦爐地下室夏天溫度高達60攝氏度,內部空氣質量較差,不利于職工工作實際,煉焦一車間集思廣益,創新改造,在1#和2#焦爐地下室各安裝一套正壓式通風系統。

  “最難的是風道加工,很難掌握風筒的大小和尺寸,每一個都需要精準測量?!便Q工班技術員徐淑慶說,風道是由一節一節風筒組成,加工一個風筒需要三個小時,且安裝位置狹窄,還涉及特殊作業,整體安裝制作麻煩、耗時。

  就這樣,他們白天忙日常工作,班后再延時兩三個小時加工風筒。

  憑著不怕苦、不怕累的勁兒,鉗工班最終完成了地下室整體風道改造項目,將地下室溫度平均下降了十五攝氏度,改善了地下室空氣質量。

  “車間需要我們,就必須頂上,苦點累點不算啥!”翻開徐淑慶隨身攜帶的筆記本,一張張形狀、數據各不相同的風筒加工圖躍然紙上。

  此外,該車間還完成了導煙車燃燒室旋流系統、地面站過濾器、廢舊熄焦車框升級改造、自制便攜式抽油裝置等9項安全環保創新工程,改善職工作業環境的同時,節約生產成本費用70余萬元。

  正是憑著各班組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的勁頭,煉焦一車間實現安全、環保、效益齊頭并進,不僅高標準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任務,2021年該車間氣煤焦生產創近三年歷史新高。(李紅   王紅杰)

  

TOP

欧美激情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