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贊!贏得關鍵勝利——中潤煤業順利通過生產能力現場核查側記
“中潤煤業各生產環節和系統現狀滿足800萬噸/年的生產能力,通過現場核查驗收?!?/span>
4月26日,當驗收專家組宣布中潤煤業通過生產能力現場核查時,會議室內響起了持續而熱烈的掌聲。 從3月20日到4月26日,短短的46天,在河南能源、新疆公司的高度關注和鼎力支持下,中潤煤業充分發揮能力強、作風硬、能戰斗的奮斗精神,順利通過了生產能力現場核查驗收,拿下了800萬噸/年項目建設的關鍵節點。 ![]()
首次,必拿下!
3月20日深夜,中潤煤業接到了行管部門的緊急通知,自治區將在未來的兩個月內開展生產能力現場核查。 這是該礦自2021年底開始進行800萬噸/年項目建設以來遇到的首個重大任務,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,直接關系到后期手續辦理,時間緊,任務重,必須爭分奪秒。該礦黨委迅速部署,確定了“時間不等人,快速準備好”的工作基調,全體干部職工積極響應,凝聚了“只爭朝夕,必須拿下”的思想共識,迅速進入到緊張有序的工作狀態。 “蹲”出來的報告?,F場核查的基礎是生產能力核定報告的盡快敲定。為此,該礦第一時間作出“專人專盯”的工作部署,由一名礦領導專門負責,連續數日在設計院“打卡上班”,上下協調溝通,現場催促指導,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和資源,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,加快報告編制進度。20天后,包含131頁文字說明、11項附圖、15項附表的初稿出臺,緊接著,該礦用時3天完成了內部審核、修訂完善和確定完稿,在規定時間內,用“蹲”這個簡單樸實的方法將報告“趕”了出來。 與時間賽跑。4月初,中潤煤業獲悉,現場核查的時間提前,要在4月份完成驗收工作。按要求,中潤煤業需將核查請示層層報批,而核定報告又是核查請示的重要組成部分,如果按部就班地一一分項完成,可能帶來錯失機遇的風險。該礦在充分研判后,運用“壓茬推進”的工作方式,一方面加緊催促報告出臺;另一方面,在新疆公司的指導和支持下,不停向行管部門溝通、協調,先打請示,后補報告,爭取到了各層面的支持,最終于4月12日將請示經層層審批后報至自治區發改委,為接下來的工作贏得了充足時間。 全員齊參與。對于中潤煤業來說,現場核查是首次,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,現場從哪里整改,具體工作怎么干,都有著極大的挑戰。該礦成立專項領導小組,細分責任分工,發動全員參與,逐條逐句對照有關標準開展自檢、互檢。在生產環節方面,排查漏洞、及時整改;在技術資料方面,反復推敲、一一梳理;在招待服務方面,事無巨細、考慮周全……該礦全員齊上陣,以“最佳狀態”創造了現場核查工作的“最佳條件”。 ![]()
敬業,顯擔當!
每天早調會后,中潤煤業現場核查領導小組成員都會主動留下來,你一言、我一語,匯報準備情況,開展熱烈討論……這樣的場景,在這46天里每天上演著。 一篇3000字的匯報材料,多部門集體參與,字斟句酌,來回推敲,前后修改11次,力求能夠反映出完備的生產能力和能源保供的責任擔當......這樣的細節,在準備工作中處處可見。 在準備過程中,該礦充分結合“能力作風提升年”活動,要求班子成員起表率,中層干部往上沖,一級抓一級,層層抓落實。該礦打破業務壁壘,建立專項工作微信群,只要發布工作指令,不分時間,不論業務歸口,人人主動認領,堅決做到有令必行,令行暢通;另一方面,該礦對工作布置和執行標準加碼升級,執行第一責任人負責制,礦領導親手抓,科長親自干,從安排-執行-復查層層對應責任人,進一步保障工作效率。同時,該礦加大溝通頻次,提高溝通效率,遇到問題隨時開會碰頭,發揮群策群力作用,狠抓落實落地。在這種形勢下,該礦人員加班加點是常態,展現出了空前高漲的工作激情和“鉚足了勁”的工作狀態,有效保證了相關工作快速有序開展。 “現場核查只是個新起點,還有更多的責任和使命等著我們。接下來,我們將瞄準手續辦理和生產系統建設,再接再厲,翻過一個個‘雪山草地’,堅決完成中潤煤業800萬噸/年項目的‘新長征’!”該礦負責人鄧建滿懷信心地說。(李國龍張玉丹) |
TOP